在浪漫壮观、引人遐思的古希腊,奥林匹亚众神与人类之间的爱恨传奇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而在这其中,荷马史诗《伊里亚特》所记录的特洛伊之战更是后世剧作家与观者反复演绎的经典作品。当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奥兰多·布鲁姆 Orlando Bloom 饰)受希腊斯巴达国王之邀赴宴之际,却迷恋上了国王的妻子海伦(黛安·克鲁格 Diane Kruger 饰),对方倾国倾城的容貌让他不能自已,遂将海伦带回自己的国家。此举引发了希腊诸国的愤怒,在迈锡尼国王阿伽门侬(布莱恩·考克斯 Brian Cox 饰)的号召下,一支强大的联军浩浩荡荡向特洛伊挺进。在随后长达十年的战争中,阿喀琉斯(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饰)、奥德修斯(肖恩·宾 Sean Bean 饰)、赫克托尔(艾瑞克·巴纳 Eric Bana 饰)等英雄各逞英豪,谱写了荡气回肠却又令人扼腕唏嘘的传奇史诗……
本片荣获2004年青年选择奖最佳男主角奖(Brad Pitt)。
HD
更新至29集
更新HD
更新至04集
更新至12集
更新至09集
完结
更新第10集
更新至10集
更新至24集全
看完了三个小时的电影《特洛伊》。
特洛伊战争最初是记载在希腊的神话故事中的,最初欧洲人以为特洛伊只存在在神话当中,现实并不存在。
1822年一个叫施里曼的婴儿从德国出生,他从小便痴迷于荷马史诗,并且相信特洛伊城真实存在,他便立志成为考古学家寻找特洛伊古城。但是由于经济原因被迫离开学校在杂货店当学徒,25岁开始独立经商,36岁财富自由。至此他退出商界,全身心投入考古事业,在他经商的这段时间里,每到一个地方,他就学习当地的语言,利用这种方法,他学会了英文、法文、荷兰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意大利文、俄文、瑞典文、波兰文和阿拉伯文。
1870年,施里曼前往小亚细亚西北角的特洛得,他认为普里阿摩斯(特洛伊最后一任国王)的特洛伊城便是埋在名为希斯阿力克的山下面。经过一年的交涉,他得到土耳其政府的准许,开始挖掘这个地方。最终,他找到了特洛伊古城遗址,证实了她真实存在过。
特洛伊战争对于西方世界的影响极其重大。虽然万王之王的阿伽门农率领的希腊联军取得了胜利,但是希腊联军也存在重大伤亡。他们返回希腊之后,阿伽门农被妻子和她的情夫杀死,古希腊世界由迈锡尼文明领导的时代结束,古希腊进入史诗时代。
再讲讲战败的一方,特洛伊王的女婿埃涅阿斯带着年老的父亲和儿子等极少几个人成功逃离沦陷的城市。他们先坐船来到了克里特岛,又绕开希腊世界来到了亚平宁半岛,最终停留在半岛中部,他们建立了一座城定居下来。又过了几百年,这个国家的拥有继承权的公主生了两个儿子,但此时国家权力被她叔叔把持,叔叔是以不正当手段获得王位,他害怕公主的孩子对自己不利,把两个男孩放入河中自生自灭。两个男孩被一只母狼所救,并抚养了他们。两个男孩长大之后杀死了放逐他们的叔叔,后来两兄弟之间存在矛盾,哥哥杀死了弟弟,并在兄弟俩生长的地方位于台伯河的下游,建一座新的城市。这个哥哥叫罗慕路斯,这座城市叫做罗马。
不打算写一篇有主题的、酣畅淋漓的影评了,直接写点有的没的碎碎念。还是算repo吧。
我看的版本是196分钟的导演剪辑版,尺度很大。导演是一个德国人,而且出生在二战时期,感觉像是叠满了buff一样,让电影充斥着暴力、血腥、压抑,并为观众塑造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悲剧。对于一个小时候看过车祸重伤并产生ptsd的人来说,电影里的血腥镜头还是有点过了……
编剧是爱尔兰人,如果观众冲着“我要通过电影了解《荷马史诗》”的目的去观看,那么你一定会觉得它没有达到你的预期——片尾说明的很清楚:“inspired by Homer ‘The Iliad’”,而不是“adapted from”。讲到编剧,不得不提及电影中的几处改编,包括一些并非重点或未被文字描写过的爱情,十年的战争缩短到了数十天,密涅拉奥斯的提早退场,阿伽门农的死亡,阿喀琉斯之踵的故事发生在全片的高潮“木马屠城”之后……这些改编虽然与原著有较大出入,但不得不说,并非一种失败——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的的确确增加了影视剧的视觉效果和心理冲击,在剧情的丰满程度上也较为圆满地给每一个人物的命运做了交代。否则,如果完全按照原著来拍,每一个人物的命运在特洛伊战争后甚至更为复杂,那么作为一部三小时的电影,想要讲述清楚,是非常困难的。以上提到的几个例子,其实最终都服务于人物和情节——你会发现原来帕里斯并不是一个完全无能的懦夫,你甚至会为他的“报仇”而感到一丝欣慰(虽然原著是借助了神的力量);你会发现这些战士并非形象单薄的鲁莽武夫;你会为层层推进的紧张情节和无法预知的人物命运而感到震惊……虽然不得不说,归根结底它有好莱坞商业的根基所在——毕竟想要把一段3200年前的文明与文化内核探析的足够深邃,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更何况美国的历史才几百年而已……
顺便说句电影的配乐。在看的时候我就觉得bgm的风格很耳熟,是史诗感的,大气的,哀而不伤的,悲壮的——果然是詹姆斯霍纳,《泰坦尼克号》《燃情岁月》《勇敢的心》的配乐都出自他的笔下,老爷子去世也快九年了。
以及电影的妆造、武戏都很好。很完美的还原了古希腊人的形象,毕竟有些电影一不小心就把角色装扮成原始人了(bushi);在那个没有什么特效技术的年代,动作戏看得出来都是真打。很敬业。
但不管怎么说,就拿“特洛伊战争”或《伊利亚特》这个题材而言,我相信很难再有第二部电影能够相对完整的、立体的、层进的、群像却突出丰满个体的把这样一个悠久而晦涩的素材拍的如此荡气回肠、撼人肺腑了。《特洛伊》是成功的。
下面会谈谈人物和镜头语言。
赫克托尔应该是几乎所有女性的理想男人——英俊且带点柔和感的脸,漂亮的身材,爱护妻小的责任感,为弟弟的错误买单的勇气,凛然上前与阿喀琉斯单挑的承诺与决心,肩负国家重任的使命感……那一句坚定的“For Troy!”不知道迷死了多少女生(哈哈)。虽说这一近乎完美的形象的确有些单薄(相对于阿喀琉斯的塑造而言确实不够立体,或说作为配角导演也无法给予他足够的描写),但在展示赫克托尔的正义、爱国、勇猛的同时,也让他的正面形象更为刚柔并济——和弟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无论是面对妻子时的柔情,面对儿子时的慈爱,面对弟弟受伤时的怜惜,甚至当他误杀阿喀琉斯的表弟,他懊悔地说自己杀了一个年轻漂亮的男孩子的时候,他也许还想到了还在襁褓中的儿子……在与阿喀琉斯单挑时,赫克托尔明明可以使计让城墙上的士兵万箭齐发,射死单枪匹马攻入城门大吼着“赫克托尔!赫克托尔!赫克托尔!”的阿喀琉斯,但是他没有。此时他是个信守承诺、大义凛然走向死亡的铁血勇士,以血肉之躯比肩神明,或者说,在古希腊神话的语境中,比神更具有神性。在赫克托尔没有向妻子明说告别,却告诉他一条带着儿子逃跑的秘密通道时,在赫克托尔的尸体被阿喀琉斯拖在地上绕特洛伊城的时候,我感叹这真是最经典的一种悲剧类型——把最美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总之,赫克托尔不再是一个彻头彻尾可怜的悲剧,他的正面塑造是多元的,他是一个武戏和文戏的结合体,是一个温柔的英雄。艾瑞克巴纳是好看的,可惜在演技上略微逊色一些,尤其是他劝阻海伦不要离开的时候真的有点让人想入非非(?)。
阿喀琉斯真的好帅好帅好帅好帅好帅……好完美的古典长相,好一个古希腊雕塑般的身材。和《第六感生死缘》中可爱单纯的死神宝宝(可爱捏)不同的是,《特洛伊》中的布拉德皮特又是另一种颜值巅峰,一个虽然有些鲁莽但却无比英雄气概的勇士,一个虽然处处留情但是柔情蜜意的恋人。虽说在他为表弟报仇,拖着赫克托尔的尸体绕城的时候,我对阿喀琉斯的好感几乎全部消失,但也正是因为这些让人产生不适感的情节,以及他临死之前反复安慰女祭司“It’ll be okay”,目送着女祭司离开才倒下的收场,才使得这样一个人物更为立体——相较于完美男人赫克托尔而言,阿喀琉斯是一个亦正亦邪的鲁莽英雄。或许这也会让他更有魅力——尤其是当特洛伊的老国王哀求他将儿子还给父亲,还给特洛伊之后,他伏在赫克托尔的尸体上,看着他惨死的紧闭双眼的脸而流泪的时候,他想到了什么呢?也许是为这样一个与他惺惺相惜的勇士感到惋惜,也许是看着自己亲手杀死并侮辱了一个如此完美、英勇、正义、守信的英雄而产生了一丝的懊悔,也许是联想到了自己的爱人失去了她的表兄,正如他失去了他的表弟那般痛苦,也许是为一个威慑地中海东岸特洛伊王国的国王如此卑微的吻着他沾满儿子鲜血的手而感到怜悯……正是因为阿喀琉斯从未为希腊而战,而是为自己而战,才更能透过这样一个人物看到与他相关联的其他人物或情节的“个人化”色彩,更具有人性的光辉,更突显个体在战争和历史大背景下的宿命、悲哀、无力,更能够展现残忍无情中每个个体心灵最柔软温和细腻的一面。当然这更包括他自己:阿喀琉斯不仅仅是一个半神半人的勇士,更多的,在战争之外的,他更是一个透彻的“人”。这样的情感处理是恰到好处的,短暂的悲哀更能戳人。皮特的身材……真是……好美好的肉体……
说到赫克托尔和阿喀琉斯,不得不将两位英雄放在一起谈一谈。特别特别打动我的一幕是一个蒙太奇的分镜:在两人即将一对一交锋之前,赫克托尔和阿喀琉斯分别在自己的战服面前做“最后”的准备。他们都明白总有一人会在决斗中死去。镜头先给到了赫克托尔:他带着一丝愁容和满满的顾虑,在妻子熟睡的床前抚摸着那陪伴着他征战杀敌的盔甲,他知道大概率那是他最后一次抚摸着自己的钢铁战友了——他在默默地为战袍做着无声的葬礼和告别。接着镜头给到了阿喀琉斯:阿喀琉斯面对着他的战袍,似乎在与一个能够并肩杀敌的勇士互相打气,眉眼中充满将报仇雪恨的坚定与愤慨,以及必胜的信念。紧接着,镜头再度转回赫克托尔,他回眸注视着熟睡的妻子,没有吭声,充满着对家人的挂念与担忧,离开了最温柔的怀抱。赫克托尔离开的那一刻,妻子醒了。没有唤回他。也许多一声极度不舍的呼唤,就是多一次痛彻心扉的撕裂。同样地,镜头又切给了阿喀琉斯,相比较赫克托尔家庭的稳重,阿喀琉斯代表着炽热与激情,女祭司的做法是追逐阿喀琉斯出门,苦苦哀求他不要赴死一战。这段蒙太奇的手法非常完美地将两人的形象与即将到来的精彩交锋刻画的淋漓尽致。同样是穿上战袍前的心理与动作描写,同样是用女性衬托人物形象,分镜最终将两人结合到了一起,并在相见之时脱下盔甲,双剑交战,决出胜负时落下帷幕。两位英雄在战场上给予了对方最崇高的敬意,赫克托尔履行了他的承诺,两人以肉身相搏,赫克托尔绊倒时阿喀琉斯明明可以直接杀死他,却将他拉起来继续作战……他们都明白对方是国家最伟大的勇士,是值得尊重与敬佩的英雄。于是当阿喀琉斯伏着赫克托尔哭泣的时候,我突然联想到了莫扎特和萨列里——他们亦是惺惺相惜、亦敌亦友的天才,只是命运作祟,不得不掀起一场战争,不得不让一方先退场。无论是莫扎特临终前将音乐托付给萨列里,还是赫克托尔和阿喀琉斯的两剑相交,都像兄弟离别之时的点头致意,抛开敌人关系,他们是最能够理解对方的人。为赫克托尔举办的12天休战,也从侧面证明了,不仅于特洛伊人而言,他是一位令希腊人也敬佩的英雄人物。
再谈谈一些配角。
先是特洛伊的老国王,他是一个叱咤风云的统治者,城墙的万千箭簇在他的指令下齐发,海岸的舳舻千里在他的眼眸中西驶。他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君主,是一个一声令下就足以让全国人民屈身跪足的大人物。但是更是一个平凡的父亲——当他的小儿子犯错的时候,他没有残忍的惩罚他;当他的大儿子惨死在敌人剑下的时候,他卑微地屈身,亲吻着刽子手那沾满他儿子鲜血的双手,满含眼泪哀声祈求挽回他的儿子。在权力与财富之外,他仅仅是一个父亲,有着和天下所有父亲一样温情的爱,和对孩子的包容与保护。这段非常非常感人,演员演得也特别好,皮特也演出了阿喀琉斯表面上的傲慢敌视,内心的动容同情。
接着是奥德修斯,他在电影中扮演着一个智囊的形象。无论是在劝阿喀琉斯兄弟俩出战时滔滔不绝的演说,还是看到小孩子的木马玩具心生一计木马屠城的伪装策略,都给观众一种诸葛亮的即视感。奥德修斯坐在伊萨卡的山坡上眺望远方的大海,被羊群环绕,闲适地撸狗的场景,美得像一幅油画。
也许有人会按照原著或是现代主义的一些思想点评电影,甚至包括女性形象的刻画也好,神的缺失也好,我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很成功的电影,当然这是从电影本身的视角切入去谈的一些连篇废话,并非深入的剖析。如果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荡气回肠”,无论是磅礴的音乐,宏大的战争,碧蓝的地中海,悲剧的史诗情节,以及影片最后寥寥几句点到为止的画外音,似乎是用上帝视角与全知视角写作的那些诗人,似乎是荷马在进行着点评。没有说教的意味,恰到好处,足够震撼,足够磅礴,足够恢弘。
“如果世人传颂我的故事,让他们说我曾与英雄同在。人的生命犹如冬麦般脆弱,但这些名字将永垂不朽。让他们说,我活在赫克托尔的时代,一名伟大的将帅;让他们说,我曾活在阿喀琉斯的时代。”
女性和爱情不是这部影片的重点。《特洛伊》着墨最多的,是双方的两个英雄的个性刻划,他们间的牵扯,以及共共众生在这场悲剧战争中的所得所失,但女人和爱情在这电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战争因海伦而起,随着阿基里斯为救布里赛伊斯付出生命而结束。屠城时,特洛伊的老幼残病,在大王妃安德洛玛克的带领下通过密道逃离了纷乱中的特洛伊。女人和死亡成了这个故事所有矛盾的出口。爱情在片中也只是铺垫。帕里斯与海伦的爱情让这位“泡遍整个爱琴海美女的花花公子”有了个质的改变,尽管他是整个悲剧的掘墓人,却也未让观众那么的痛恨他,也许大家都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复杂的人性。在影片的后半部,帕里斯这个人物有了明显的成长,尤其在他的兄长赫克托战死之后,他担起了巡卫特洛伊城的责任。首先是在发现著名的特洛伊木马时,他是唯一一个建议不要把木马运进城,而是将其烧毁的人。而当希腊人里应外合,半夜里木马屠城之时,他做了一回真正的王子他将所有王亲,包括他最爱的海伦送进密道,将象征特洛伊这个国家的宝剑交给走入密道的年轻人,然后,拿起了弓箭,捍卫起自己的王城。当阿基里斯死在帕里斯的飞箭下时,对帕里斯而言,这是他成熟的标志。最终特洛伊木马屠城时,帕里斯将所有的王亲送进密道,自己却留下捍卫特洛伊。这是一场没有胜者的战争。英雄们都死了,无论他们参加这场战争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爱,是为了荣誉,还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他们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幸存下来的,或者生死未卜的,并未因此得到幸福。在这场颠倒众生的战争里,没有得到,只有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