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贝尔•阿切尔(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饰)年轻漂亮,心高气傲,夺走了许多男人的心,但她却只想自由的活着。在英国的花园山庄里拒绝了沃伯顿勋伯爵的求婚。后又去伦敦看望表兄拉尔夫及其女友,古德伍德向她求婚也被拒绝。在表兄家她认识了端庄美丽的梅尔。在佛罗伦萨,梅尔将其介绍给了无钱无势却品位甚高的奥斯蒙德(约翰•马尔科维奇 John Malkovich 饰)。奥斯蒙德爱上了伊莎贝尔,而她也渐渐地坠入爱河。一年后伊莎贝尔和奥斯蒙德结婚。婚后他们的儿子却夭折在了摇篮里。后来她得知表兄病危,不顾丈夫的反对去见了拉尔夫最后一面,而此时表嫂却告诉了她一个秘密......
本片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享利.詹姆斯的同名小说。
HD
完结
HD
HD
HD
完结
HD
完结
如果说原著主要讨论“她可能在哪种男人身边获得幸福”(虽然亨利詹姆斯也说了她想探索人生和世界,但全书不厌其烦写的也不过是婚事),这部片子想说的似乎是“她想逃离男人,无论是哪个男人”——这个选项在亨利詹姆斯的时代还不怎么可行,在两千年前后的世界里却可以见得到形成浪潮的端倪了。所以书在她坐上回罗马的火车时结束,电影却在她逃开Mr.Goodwood抓住花园山庄的门把手回望时结束。
《淑女本色》这部电影,真的是pua的鼻祖,或者说自古以来,就有人是这样活着的,只是我们没有拎出来。 女主,真的是可怜又可恨,又活该,又幸运,还任性。 她为了,不走寻常路,拒绝绅士名流的求婚,上瘾。 然后掉入了一个流浪画家跟寡妇情妇的圈套,只因为女主的表哥求自己的父亲给了女主一大笔财富。 看着女主被秃头画家老公恐吓,被他故意拌倒在地,然后仍然未能觉醒。 女主婚前,谁都看不起,婚后,一切以老公开心为至高原则,为此竟然求一直喜欢她的伯爵娶她老公的女儿,满足她老公借着她,往上爬的夙愿。 最后,表哥临死还是执迷不悟,希望能保全老公的颜面,而不去看表哥,还好有助攻,告诉她她的婚姻就是一个笑话。 老公跟情妇的孩子,整个电影看起来非常让人气愤,但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好白菜都被猪拱了。 画家,特别会吹捧人,结婚后,通过一个原则,那就是,你做什么事情,我不高兴,来控制限制女主。整套的控制术。 确实,女主没见过这样的浪子,新鲜,然后中计。 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可能是女主,因为,我们喜欢被吹捧。
美丽的伊莎贝尔有三个现成的追求者。
患肺结核的表哥,爱她但无所求,暗地帮她得到大笔金钱,毫不费力实现阶层跃迁,跻身贵妇行列,得以独立自主。伊莎贝尔没意识到表哥的爱,虽然两人举止随意无拘束,相处轻松愉快,甚至一度在幻想多人亲热中有他的份。直到得知成为贵妇是表哥的力量,在他临死前才徒劳回报他的爱意。
高贵富有的沃伯顿勋爵求婚被拒,伊莎贝尔的理由是想经历平常机遇和危险,不改变属于她的命。她认为自己的宿命是什么呢?显然不是依靠青春美貌换来贵妇身份,从此得到丈夫庇护高贵富有。她想找到闪光的自我。
越洋一路追着的实业家,纠缠不清(有跟踪狂的迹象),性格过于强势、咄咄逼人,感觉不是求爱而是讨债,伊莎贝尔给了他两年时间来拖延。
撇开追求者们,意外继承大笔遗产的她选择了丧偶带娃、半温不热的中年画家,并且闪婚,导致了后来被家暴、被精神囚禁的悲剧。
那么,可以说她活该,责备她吗?
伊莎贝尔回答表哥的那句:如果我喜欢我的笼子。让人了解到她并不真的寻求自由和独立。这也是为什么婚前看到潘西不敢走出父亲奥斯蒙德规定的范围时,没有意识到奥斯蒙德的专横,还为他往父爱方向辩护。
伊莎贝尔的悲剧是来自对艺术的热爱吗?
参观博物馆随手做笔记;痴迷琴音(她自己不会弹钢琴)进而信任弹琴的梅尔夫人却被陷害,见不入流画家并快速把他变成丈夫,崇拜丈夫的审美品味,扩大这种影响使他成为一切事情的评价权威。他的标准就是行为准则,如果违反就是错误。
伊莎贝尔的问题是读书太少(就没见她拿起一本书),艺术修养不够,没有识辨能力。常识是多么重要!
伊莎贝尔感到痛苦,也知道丈夫的无理。她为什么不离开呢?找表哥已经太迟,沃伯顿已求爱潘西,伍德古德的爱也是监狱。伊莎贝尔决定回到丈夫身边。回去意味着受到丈夫的身体暴力和精神羞辱,伊莎贝尔做好反抗准备了吗?或者还是被打后仍然渴望他的吻,性依赖强烈到受虐。用着我的钱,控制着我的人?婚后她的金钱由谁掌管?在当时的社会,她不能离婚吗?是碍于面子还是狠下心,一路走到黑?或者为了就继女潘西?
我希望伊莎贝尔能对抗丈夫,但又失望,她没有精神力量,也不够聪明。
伊莎贝尔是美国的lady,如《飘》的斯嘉丽:年轻美丽,自信、行动力强,知识浅薄自以为是,羡慕有文化有艺术修养的男人(艾希礼),带着仰望的目光也带着自卑。远不如《傲慢与偏见》的伊丽莎白,爱读书有见识、平视男人(不因他有地位有钱而自贬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