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网友【余颀】的评论电影《IO: Last on Earth》用丰富而深厚的文学修辞将一部科幻电影寓言化、简单的对白、平缓的情节进一步体现了它作为网络小众电影的定位。但抛去商业化的炫彩画面,它依然用自己的方式给出了自己关于人类末日浩劫时如何自我拯救的答案。认真剖析故事内容会发现,电影的答案丝毫没有敷衍了事的轻率,而是认真启发着如今全力探索未知宇宙的我们进行一次事关生存的自我思考。电影海报只要人类在地球上还生存一天,那么关于末日浩劫的话题也许永远不会过时,毕竟这个答案对目前的我们而言还是遥远的、未知的,仍可当作是我们茶余饭后赖以消遣的谈资(科学家们应该会更焦虑些,但应该也不至于影响他们每天三餐的胃口罢),这一话题也因此成了影视作品乐此不疲的取材。同样,每一部与此相关的电影往往都会传达出一种启示,或是思考、或是希望。电影《IO: Last on Earth》(中文名《少女地球守护者/少女救地球》)自然也不例外,而它答案的特别之处在于没有去探求一个全新的世界,而是依然站在地球本身进行一次抉择重生路径的思考:面对几近衰败的地球家园,我们是选择离开、还是留下,是选择放弃家园,还是重新孵育。电影剧照作为一部打着科幻标签的美国电影,《IO: Last on Earth》显得有些不入主流,通篇几乎没有任何炫彩硬核的科幻镜头,情节的推演也被刻意压制得十分平缓、波澜不惊。制作团队把更多的笔墨都倾注在对凋敝残垣的末日地球以及人类求生的孤独思考的刻画之中。故事中运用了太多的寓意之物,复古的磁带、悠扬的琴曲、男主角的《出埃及记》,艺术馆里充满文艺复兴色彩的人体雕塑和绘画作品。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那幅《LEDA AND THE SWAN》(《丽达与天鹅》),并配上了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的同名诗作,也借此赋予了这个故事深沉的内涵。某种程度而言,若要真切明白这部电影所表达的内容,就不得不去领会这幅作品的内在意涵。当地时间2018年11月19日,意大利那不勒斯地区,考古人员在庞贝古城新近发现的壁画“丽达与天鹅”(Leda and the swan)。来源:东方IC《丽达与天鹅》源于希腊神话,相传丽达是克里特王国的公主,嫁给了被驱逐流放于此的斯巴达国王延达瑞俄斯。婚后,她的夫君重返斯巴达,又成为了国王,而她只能独居于一个无人的小岛上。主神宙斯化形为天鹅,同斯巴达王廷达瑞俄斯之妻丽达结合,丽达产蛋,生下了绝世美女海伦和另一女儿克吕泰涅斯特拉。电影截图由此,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电影中的女主人公Sam Walden应该就是那个丽达,那位驾着热气球远道而来的男角Micah指代的便是那只天鹅,而那个杳无人烟的实验基地就是那座无人岛了。其实,导演在画面中也有意地给了Sam几个特写的镜头,展示了她幼嫩的肌肤、红润的脸庞、姣好的身形所,俨然一个青春朝气的年轻生命。而从天而降的Micah就是那个带来生命种子的神的化身。电影剧照当Sam洗澡时,正在阅读《出埃及记》的Micah俨然动了“凡心”,明明被女主的玉体吸引,却又焦虑地顾左右而言他。我想,如果观众不了解《丽达与天鹅》的背景,恐怕对男女主人公之间突如其来的暧昧以及之后结合的桥段,会感到疑惑与突兀。达•芬奇 丽达头部习作丽达与天鹅素描 拉斐尔丽达与天鹅 达利其实从古至今,《丽达与天鹅》就一直是西方艺术家尤为热衷的创作题材,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到印象派的塞尚、超现实主义大师萨尔瓦多•达利,甚至连之后的摄影艺术都都曾涉猎过这个题材。至于为何,我想除了它源于神话的神秘性,那份暧昧的情爱意味也是摆脱不了的因素,任由艺术家们在高雅与通俗之间玩味与徘徊。丽达与天鹅 塞尚电影里选取的是印象派画家塞尚的作品。相比早期作品,塞尚通过标志性的“色块堆积”表现形式,似乎有意掩盖了神话本身的神秘色彩。画家用静物画的手法将丽达描绘得更加身形厚重、体态丰满,突出展现了画家本人追求物体体积感的描绘特征,以此将这个传统神话题材注入更为世俗和现代的意味。导演之所以作此选择,想必是想传达给观众故事语境中的“丽达与天鹅”已经不再是一个浪漫的神话故事,而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丽达是否美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残喘的生命需要延续,我们的破败的地球需要拯救。而那首叶芝同名的诗作,则进一步阐释了这个观点。A sudden blow: the great wings beating stillAbove the staggering girl, her thighs caressedBy the dark webs, her nape caught in his bill,He holds her helpless breast upon his breast.How can those terrified vague fingers pushThe feathered glory from her loosening thighs?And how can body, laid in that white rush,But feel the strange heart beating where it lies?A shudder in the loins engenders thereThe broken wall, the burning roof and towerAnd Agamemnon dead. Being so caught up,So mastered by the brute blood of the airDid she put on his knowledge with his powerBefore the indifferent beak could let her drop?中国台湾已故作家余光中先生曾将其翻译成中文:猝然一攫:巨翼犹兀自拍动,扇着欲坠的少女,他用黑蹼摩挲她双股,含她的后颈在喙中,且拥她捂住的乳房在他的胸脯。惊骇而含糊的手指怎能推拒,她松弛的股间,那羽化的宠幸?白热的冲刺下,那扑倒的凡躯怎能不感到那跳动的神异的心?腰际一阵颤抖,从此便种下败壁颓垣,屋顶和城楼焚毁,而亚加曼侬死去。就这样被抓,被自天而降的暴力所凌驾,她可曾就神力汲神的智慧,乘那冷漠之喙尚未将她放下?细细品读诗作,观众应该更能感受到“丽达与天鹅”在这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读完此诗,Sam决定留在地球做那个创造人类新纪元的创世者,而这也是故事最希望传达的救世态度:人类要延续,所选择的道路不再IO殖民地和未知的星系中,而依然在地球之上。对此,影片中用星际邮件的形式陈述着故事的第二条线索,Sam的朋友Elon从IO殖民地上时不时地向她报告着人类在星系之中的生活与探索,他们为已经逃离了地球而庆幸,为Sam及其父亲滞留在地球而焦虑,为能够在外太空探索一颗新的地球而欣喜。这也正是与Sam及其父亲选择坚守在地球完全不同的重生路径:逃离并抛弃地球。正如那块广告牌中的文字所述:“Exodus-The future is in the stars.”电影截图 然而,电影最终也没告知星系中的人类是否真正探索到了新的地球,因为在故事的创作者眼中,这条从零开始的道路是极其漫长的,或许它真的存在,但遥遥无期,对于人类短暂的生命而言,以光年计的探索之路显得脆弱不堪。相比之下,Sam及其父亲执着于对生命的研究则是基于多年生物实验的成果之上——生命的延续或许未必需要氧气,生物的体征也会随自然环境的改变慢慢“进化”,最终不再依赖氧气,也能存活在地球之上,而这也是符合我们一直以来对大自然和地球生物不断演变的客观认识。电影截图看罢电影,我感到创作者似乎一直在质疑着那些意欲逃往的人类:当地球被我们破坏殆尽、苟延残喘之际,为什么我们会如此轻易地选择抛弃它,抛弃这个我们诞生于此、繁衍于此、世代更替于此的家园?为什么我们不能对地球自然更多的信心,从而放弃我们在这块热土上所长期积累、认同并应用至今的生命科学与自然规律?电影最终也给出了自己答案,而这答案也更像一个警醒:长期以来,人类自以为是地主宰着这个地球,却忘记了自己也不过是大自然造物中的一元而已,最初也是以细菌的微弱身躯从大海繁衍到了陆地,无论之后我们创造出了多少所谓不朽的文明,在地球的生命中,我们还是那么渺小和短暂。我们眼中所谓的灭绝,不过是一次人类的重生、生命的循环而已,选择贸然地逃离,只能显得人类的仓皇无措与天真无知。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叶芝创作此诗时,旨在表达历史的发展如同“旋体”的循环推进。天鹅与丽达的结合,正是象征着人类历史的一个开端。这在电影中便是Sam和Micah的结合。对此,影片中还引用了英国诗人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的语录加以强调:We shall not cease from exploration 我们不应该停止探索And the end of all our exploring 我们所有的探索Will be to arrive where we started 最终将回到我们的起点And know the place for the first time并第一次了解该处Sam紧跟着希望Micah转告给IO殖民地的留言进一步表达了这样的态度:“我们懂得了惧怕我们的星球,飞到星际寻找新的星球。但对其他世界的迷恋,无法让我无视我们家园的美丽。”影片镜头随即转换到了海岸——比喻这人类新的开始,“海浪拍打着海岸,风吹过我的发梢,告诉他们这样的感觉很好。告诉他们乌云散尽,薄雾笼罩海洋。告诉他们一个全新的世界等着我们。告诉他们我们在等你,等你回来。”此时海岸的迷雾中迎面跑来了一个小孩,他/她与Sam便成为了那个新生的“我们”。影片即此告终。电影截图由此可见,“丽达与天鹅”的象征意义对整部影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既为Sam决定留在地球作了注脚,又对未来的人类重生昭示出了希望。而回读细想片刻,我又觉得这还是为人类的世代循环埋下了伏笔。Sam在艺术馆中复读了叶芝的诗句“腰际一阵颤抖,从此便种下败壁颓垣,屋顶和城楼焚毁”。而希腊神话中,丽达与宙斯所生下的绝世美女海伦和克吕泰涅斯特拉,都为人间带来灾难:为争夺海伦,特洛伊人与希腊人爆发了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而克吕泰涅斯特拉则因与人通奸而杀死了自己的丈夫——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影视作品中的海伦或许,Sam所带来的新纪元虽然令人向往、满怀希望,但也不过只是人类在近乎永恒的大自然中世俗一瞬,人类间的爱恨情仇、七情六欲早已决定了我们始终逃不过由诞生到灭的宿命,在伟大的自然土壤中终究难以滋长出永不衰败的生命。总而言之,丰富而深刻的取材赋予了这部电影别样的艺术格调和内涵。但同时,这也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晦涩,外加故事情节与画面没有传统商业科幻影片的夺目之处,势必让一部分观众难以轻松地消化和解读。我想,若要谈这部电影有何失败之处,那就是影片小众化与宣传商业化的矛盾与尴尬。这本来就是一部2019年1月Netflix上线的小众电影,但无论是预告片剪辑,还是对男主来自漫威复仇者联盟的"猎鹰"主演科幻片,都与电影的自我定位格格不入。最为“幽默”的怕是,影片片名的中文翻译了——《少女地球守护者/少女救地球》——似乎是想蹭一下当下女英雄当道的IP热点,通过“少女”“守护”“救”等字眼,让人带着对于《神奇女侠》《惊奇队长》遐想选择收看这部影片,进而尽最大力量谋求那个事关营收的点击率。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我想,小众电影终究归于小众,爱它们的仍然会爱下去,不“感冒”的无需强求,无关优劣与对错。所谓赏心悦目,不同的观众有着各自的标准,人类重生都有路径的抉择,又何况一部电影呢。推荐评价:三颗星★★★推荐观影环境:安静的卧室或书房、电脑、晚上9时左右为宜,,有利于静心思考和细细体味。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号 “白昼 的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