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的心脏病让舞蹈演员皮埃尔(罗曼·杜里斯 Romain Duris 饰)不得不离开了热爱的舞台,除了失业所带来的沉重打击外,他的生命安全还时时受到病魔的威胁。爱丽丝(朱丽叶·比诺什 Juliette Binoche 饰)是皮埃尔的姐姐,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单身母亲,她不惜屡屡拒绝来自他人的求爱,即使对方是令她动心的好男人。
巴黎,一座繁华而又落寞的城市,除了皮埃尔和爱丽丝,每分每秒,还有无数的人们在那里找到和遗失自己的希望和梦想。苦苦暗恋自己学生的教授,突然陷入中年危机的建筑师,甚至是整天絮絮叨叨的老板娘,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一段五味俱全的传奇故事。当这些故事在这座城市里发生交汇的时候,他们开始相信,幸福终将在某一天敲响自己的房门。
正片
正片
正片
正片
正片
HD
正片
正片
影片里关于巴黎有这样一段台词,“激情巴黎、派对巴黎、歌舞巴黎、温暖巴黎,同时也是商业巴黎、交际巴黎,豪华、破旧、形形色色的巴黎……巴黎,人人都对你有不同的印象,巴黎,你是谁?”莫说巴黎这样一座城市,哪怕是一花、一鸟、一木、一人,我们对它的定义,都是所看到的部分再加上主观赋予它的形象。而它到底是什么?也许只有在上帝的视角才能够明了吧。
于是,《巴黎》导演借男主人公皮耶有如上帝视角带我们认识这座常常被期许成天堂却从未高高在上的城市——巴黎。一方面是,被严重心脏病限制了生命长度和活动范围的皮耶,有大把时间在高层公寓眺望窗外,上帝视角般俯视巴黎的城市影像和生活在其中形形色色陌生人的日常。另一方面徘徊于生命尽头的皮耶面对世事无常也有着跳出世俗眼光、准绳条框捆绑的明朗和对生命的珍视,这份包容悲悯也是另一种意义的上帝视角。
如皮耶所说“看着他们,想象着他们是谁,何去何从,他们成了我小说的主人公。我很喜欢这样的生活,看起来无趣,但却是我生活的原动力。”一座城市涵盖建筑、园林、文学、艺术、人文、产业、经济、政治、历史……但都是在人口聚集形成的定居点的基础上来讨论的。换一种说法,城市是由过往那些被遗忘、被流传、被掩盖、被曲解的故事,以及正在上演又转瞬成为过往的故事构成,而城市里这些原著的、暂居的、移民的、甚至偷渡而来的人们,无一例外都是自己故事的主人公。
基于此,也就可以原谅并理解了,影片用并不讨巧、可以说是片段、零碎的方式讲述的若干段人物间,或萍水相逢、或戛然而止、或未完待续的故事。并经由故事中人们在彼此迥异的人生观、爱情观、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的碰撞中所产生的委屈、抱怨、愤怒、失望,展现了巴黎这座受现代科技与思潮不断冲击的古老城市在传统与革新之间挣扎,以及影片对包容着这些冲突的巴黎的正视与理解。
例如,在历史教授和美女学生的师生恋中,摒弃生僻科研课题转向商业化市场的历史教授与斩断师生恋投入帅哥怀抱的美女学生本质上又有何区别呢?我们可以浅薄历史教授的价值观、鄙视美女学生的性开放,却无法否认历史学向大众传播的意义、美女学生的魅力资本和爱情自由。影片并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评任何一方的爱情观、价值观,而是用一种“存在即合理”的客观姿态展现巴黎的开放与包容。
如影片中所描述,“巴黎以她无可估计的博大胸怀,让人们趋之若鹜”,从男主姐姐移民中心审批工作,以及面包店女老板对诺曼底、阿尔萨斯、布利多尼、科西嘉、北非雇工的评价就可以看出巴黎的吸引力与接纳性。但开放姿态的巴黎不只有秩序、美丽、奢华、宁静与欢愉,失败的移民融入问题在众多方面体现出来。影片借女主姐姐请假照顾弟弟时遭遇的同事冷漠,反映了法国第二、三代移民仍难摆脱的“他者”身份,导致人际关系体现出的生硬冷漠、泾渭分明的“你是你,我是我,我对你的处境完全不感兴趣”的嵌入感;还有影片广播里播出的“非法入境船只在马约特岛附近沉没,海上巡逻人员称20人在事件中失踪”的新闻也反映了难以杜绝的非法移民问题;包括难以获得为了交齐房租而需要摆脱单身生活的后代移民女性的心声,都把移民边缘化困顿生活状态展露出来。
再例如,影片借历史教授与其建筑师哥哥相爱相杀,引发把社会角色附加标准强加于人的不公平性的思考。一方面,历史教授受心理障碍困扰,因恋母情结自卑、因父亲去世焦虑,因喜欢上学生而沉迷,更因为把自己职业领域中理性、冷静、自制的标准强加于生活而羞于求助心理医生;另一方面他也把建筑师哥哥职业中按计划行事的职业标准扣在哥哥生活中,臆断哥哥的生活中规中矩、安全在握、毫无偏差。而事实上哥哥也有自己的没头绪与慌张。于人如此,于城市亦然,如果一厢情愿地将过高期望强加于巴黎,把巴黎妄想成天堂,只会令巴黎变成了徒有虚名、令人失望之地。而巴黎至始至终坐落在那里,从未高高在上。
总之,一万人眼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一万个人眼中就有一万个《巴黎》,巴黎只有一个,不同的只不过是人们的关注与理解,《巴黎》只是给了我们重新眺望巴黎,眺望一座城的另一种视角。影片结尾安排多个角色站在高处俯视巴黎,那一刻他们面对着巴黎在想什么?经历人世沧桑是否对巴黎有了新的理解?而皮耶从高高的露台钻进出租车,穿梭于声色犬马的巴黎,跟随皮耶的眼光,此时的巴黎充满生活气息,他不禁发出感慨,“这就是巴黎,没人是快乐的。我们对着它发牢骚,但同时又爱着它。人们不知道自己有多幸运,散步、呼吸、跑步、争吵、迟到。他们正在福中不知福。其实巴黎的生活就应该随心所欲、无忧无虑。”
向皮耶热情告别的面包店女孩卡迪亚、找到爱情的姐姐艾丽丝、约会中望向皮耶若有所思的美女学生莱提提亚、刚刚来到巴黎的本诺瓦,他们此刻象征着某种新生活的开始,巴黎也仿佛因为这些人们即将展开的新的故事而充满希望……出租车里的皮耶突然转换视角,仰望天空,阳光明媚。巴黎不是天堂,巴黎也从未高高在上,但它的的确确是被上帝眷顾的地方。
喜欢一个人,所以喜欢这个人相关的一切。剧中对生死、爱情、亲情、自我、阶层的探讨,以各类人群琐碎生活片段呈现,充分体现蒙太奇的魅力,跳跃但不失主线。最喜欢对生死那部分的讨论,隐忍含蓄,饱含对尊严的尊重与生命的敬重。直面死亡,没有歇斯底里的嘶吼、没有痛哭流涕、没有压抑怨恨、没有华丽的咏叹,如秋叶归土般安静理性,纵然对生有着无限眷恋;家人在最后时分的陪伴、与孩子对死亡的沟通,最后时分的全情舞蹈、自己独自面对死亡的坦然,窃以为这是对法式浪漫最佳表现。
弟弟得了心脏病,不仅失去了舞蹈演员的工作,还面临着死亡,自己心情低落,却劝姐姐忘记过去,认识到自己风韵犹存,大胆积极地开始新生活;让小外甥重新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 巴黎是浪漫之都,爱情仿佛是必须之物:即使身患“绝症”也要试试能不能最后拥有一段“爱情”(看上去有点儿不负责任):一见钟情的对面的姑娘,让自己与舞蹈结缘的女孩,姐姐找来的单身朋友;年长的历史教授会疯狂到接近“跟踪变态狂”一般地追求自己的学生;单身母亲会爱上水果摊小贩。 教授录制纪录片时所言:“我们所处的地方,始于17世纪,波德莱尔曾在这里留下千古名句“飞跃苦海”。在这里,Hashish俱乐部相约一堂,杰拉德、戈蒂叶、杜米埃、巴尔扎克在这里饮酒作诗,在这里,在波德莱尔的庇护下,法国肖像艺术诞生了,这个永恒之都。作为巴黎的序章,波德莱尔曾说,这里虽不是高朋满座,但人们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毫无拘束,他将自己对散文诗的热爱公之于众,他说,“首先,我们伟大的城市以她无可估计的博大胸怀让人们趋之若鹜”,今天,我们的城市仍然敞开胸怀。巴黎本身就是一首诗,一部小说,一个新纪元,时装与红酒,让我们一起慢慢地品味她的浪漫情怀,把我们的记忆拼凑起来。在这里,把我们拥有的所有秩序与美丽、奢华、艳丽以及严谨”对巴黎下了一个定义,也揭示了包容性带来的一些问题,比如:难民潮以及种族问题:一张巴黎圣母院的明信片让哥哥偷渡来法国,想到雨果小说和音乐剧里反映的相同的关于宗教与种族的问题;以及面包店老板娘对北非来的打工姑娘的夸赞中带着些许种族主义。 “人们都说在巴黎,只要勤奋就会变得富有”,哪个城市又不是这样呢?城市里也不乏像教授弟弟一样一心只有工作和家庭妻子儿女的人。上层社会的豪华泳池,中等阶级的家庭派对,底层阶级的纵情纵欲,这些让我想到《了不起的盖茨比》,虽然我还没有认真读过,但从介绍来看,我感觉这部影片这前三个阶级给我带来的关于纸醉金迷的生活的感觉要比对小说的介绍中提及的要更加明显直观;还有大概率偷渡而来的移民、流浪汉等等这些生活困难的阶层的人们对新生活的憧憬、申请社保都在片中有所体现,一个完整的巴黎被呈现了出来。 影片最后,弟弟在去往医院的出租车上,没有让着急的司机绕路避开车流,而是继续走那条可能堵车的路,可能是对死亡的逼近感到恐惧,想尽办法拖延,迟一些面对吧。 特别喜欢最后一部分,弟弟坐在出租车上穿过城市的街道连接起所有的角色;还有教授在埃菲尔铁塔(应该是吧)通过望远镜瞭望那一段,异曲同工。显得巴黎很小,或者说这几个人是巴黎渺小的一部分,却又折射了这座偌大的城市。弟弟仰面躺在出租车后座里,一道光照在他脸上,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让我想到《荒野生存》“神奇巴士”里的克利斯朵夫,同样面对天空,自身满是无力感,却又饱含着顿悟,也许接近死亡给他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思考吧。 还有他的话:“这就是巴黎,没有人是快乐的,我们对着她发牢骚,但同时又爱着她。人们不知道自己有多幸运,散步、呼吸、跑步、争吵、迟到,他们生在福中不知福。其实巴黎的生活就应该随心所欲、无忧无虑。”
【应该以后会再看的,也许会有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