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皮侬 / 友兰达 / 尼古拉 / 伯恩 / Gabriel Hallali / 莫斯卡 / 康塞利埃 / 玛丽 / 马斯塔 / 费瑞尔 / Jean-Michel Larqué / Thierry Roland / 茱莉 / 阿加特 / Gautier van Lieshout
年份:2009-10-28
地区:法国
摩洛哥沙漠中的一座煤矿发生爆炸,前去清除地雷的老巴塞尔因公殉职,小巴塞尔因为暴力武器成了孤儿。很多年以后,有一次,巴塞尔(丹尼·伯恩 Dany Boon 饰)在路旁观战枪匪追逐的时候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头部。这次的遭遇,让巴塞尔失去了工作,接着导致流落街头。不幸中大幸,巴塞遇到了一群面相凶悍的拾荒者。这群奇怪的人集体生活在一个像阿里巴巴山洞的洞穴中,并且各自身怀绝技。好心的他们收留了巴塞尔,让他又一次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突然有一天,当巴塞尔路过两幢雄伟建筑时,认出招致他枪伤和父亲死亡的武器制造商的标志。在拾荒者家族的全力支持下,巴塞尔决定向那些武器制造者们发出报复。在行动的过程中,他们还发现那些非法军火商似乎还在策划一起秘密的军火交易......
正片
完结
HD
BD
完结
HD
HD
更新HD
更新HD
HD
当我特别心水一部电影的时候,就不会去看短评和长评,正如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以后,就不会在乎别人对她的评价,那种眼里只有她的痴迷状态;总之,遇到喜欢的电影,话就会很少,于是就整理一下影片中散布的精巧线索,像是海边拾捡贝壳的孩子,小心翼翼捧在手中,打算展示分享给同样有趣的人。
用自我的局限去限定那些美好的事物是不公允的,无异于焚琴煮鹤。——佚名
巴塞尔先生大概是由于脑袋中了一颗子弹,在过于激动的时候总会胡言乱语,井喷出千奇百怪的遐思与离奇扑朔的念头来,其味道类似于聂鲁达的《疑问集》,总而言之,大致是出自内在于广袤世界的深邃兴趣。
有些人相信世界本身便是一个硕大谜语与隐喻组成的合集,而宇宙则是一个典故丛生的迷宫,心中向往世界宽广性的天才往往对于名词与意象有着精神恋物癖,他们相信一切之间有着隐秘而神奇却无法被言说的连接,于是便用各种方式旁敲侧击,试图辨识它的幻影。
试一列举如下——
在两大军火头子的高楼之间,巴塞尔先生激动过度,第一次进入了幻觉,交响乐团的出现可以算得上是一种现代主义的祛魅,而让内在的材质不加伪装地展现出来,正如现代陶艺对于“泥性“的重视,现代绘画对于画布与平面呈现方式的肯定,这种不加掩饰的袒露可以说是有着现代主义灵魂的。
巴塞尔先生在追踪仇敌的路上遭遇了令他极度苦痛的堵车,包围四周的嘈杂车鸣与汽笛或许让他想起了足球场,他联系起父亲排地雷遇险去世的往事,便臆造出这样的幻觉,足球不愧为名副其实的现代战争——
在窃听布隆加先生的助手与军火商谈话时,巴塞尔先生紧张到必须通过胡思乱想来分散注意力——
这个出处我好像知道诶,是silverstein的《zebra question》里面最为有名隽永的一句妙语——
I asked the zebra
Are you black with white stripes?
Or white with black stripes?
这里应该就是一个语言和习俗的梗。
巴塞尔先生因为担心橡皮女士的安危,于是努力用练习题劝服自己冷静下来,还是作为两人互生情愫的一个旁证,不愧是法国人——
第12题,是谁编出那些奇怪的故事
巴塞尔先生这里应该是对于知识与书籍的揶揄——奇怪的故事
这个问题应该出自对于世界怀着深厚兴趣的探险家。
提问者应该非常讨厌楼梯和走楼梯。
在被抓住之后,巴塞尔先生又一次尝试用沃尔特·米蒂的方式逃离摆脱现实——
埃斯库罗斯的死亡真的是奇怪的死法,应该被列入《horrible history》那期stupid death里面。
腓特烈一世的死其实还有不同的说法,当然这是最有趣的一种。
当然巴塞尔先生并没有被吓死,这里是热内和读者玩的游戏,其实整部影片到处都是游戏,这种“第三冲动”实在是理想的小说叙事与电影风格,令我爱羡不已。
废品收购站的小屋尽管都是用废弃物品堆积而成,但却充满了一种机械迷城般蒸汽朋克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温馨美满的家。男主角在头部中弹后的脑内小剧场,提现出热内导演的浪漫和想象力。电影的剧情其实很简单:男主角的父亲在探雷时被炸死,他因此失去了美好的童年。长大后因为意外被子弹击中,因此失去了工作和住所。他加入废品收购站的大家庭之后,和家人们一起向无良军火商复仇的故事。故事情节轻松而幽默,充满了像粉碎、橡胶女、计算器这样有趣疯狂的人物,以及人间大炮、炮弹多米诺这样富有想象力的情节。最重要的是向我们传达出了一家人一起努力完成一件事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不是因为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而是因为所有人团结一心。同时也表达了导演对那些无良军火商的愤怒,他们就是恐怖分子的帮凶,应该为所有在战争中死去的人民和被强奸的妇女赎罪。最后的豪车成了囚禁他们的牢笼,名表成了束缚他们得手铐,玩具手雷和地雷成了对他们无声的嘲笑。
2009年的法国影坛,一部由丹尼·伯恩和多米尼克·皮诺主演的喜剧犯罪电影《尽情游戏》以其独创性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内涵,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这部影片不仅是一部简单的复仇故事,更是对现代社会中暴力与和平、正义与邪恶、个体与集体关系的深刻反思。
一、荒诞而现实的叙事结构
《尽情游戏》的叙事结构充满了让-皮埃尔·热内式的荒诞与黑色幽默。影片开篇即以一场突如其来的枪战和一颗意外的子弹,将主角巴塞尔(丹尼·伯恩饰)的命运彻底改写。这一设定不仅为后续的复仇故事奠定了基础,更在观众心中埋下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随着剧情的推进,巴塞尔从一名普通的街头流浪汉,逐渐成长为一名带领一群“垃圾佬”对抗军火商的“英雄”。这一过程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和意想不到的情节发展,使得整部影片充满了张力与趣味。
影片的叙事手法也值得称道。热内巧妙地运用了交叉蒙太奇,将巴塞尔一伙人的复仇计划与军火商之间的误会与摩擦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反差。这种叙事手法不仅增强了影片的喜剧效果,也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与多面。
二、鲜明而多面的角色塑造
《尽情游戏》中的角色塑造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巴塞尔作为影片的核心人物,他的形象从最初的倒霉蛋到后来的复仇者,经历了巨大的转变。丹尼·伯恩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将巴塞尔的憨厚、坚韧与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围绕在巴塞尔身边的一群“垃圾佬”,则各自拥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技能。他们虽然身处社会的边缘,但彼此之间的互助与关爱却构成了影片中最温馨的画面。
此外,影片中的军火商形象也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他们冷酷无情、唯利是图,是巴塞尔复仇的对象,也是影片所要批判的社会现象的代表。通过对比巴塞尔与军火商之间的生活状态与价值观念,影片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不平等与矛盾。
三、独特而富有想象力的视觉风格
《尽情游戏》的视觉风格同样令人赞叹。热内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为影片打造了一个色彩斑斓、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影片中的垃圾场被改造成了一个充满蒸汽朋克风格的小窝,既破败又充满生机;巴黎的街头巷尾则被赋予了浓厚的法式浪漫气息,每一帧画面都仿佛是一幅精美的油画。
此外,影片中的配乐也极具特色。华尔兹三拍子的旋律与铁器晃荡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紧张又轻松的氛围。这种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得整部影片在视觉上和听觉上都给人以极大的享受。
不足之处:影片的起点设定略显荒诞,被枪杀后不找凶手而找子弹公司的情节显得有些牵强。此外,影片中的某些幽默元素也被认为过于浮夸和低俗,难以引起成年观众的共鸣。
综上,《尽情游戏》作为一部喜剧犯罪电影,其最大的启示在于对正义与和平的呼唤。影片通过巴塞尔一伙人的复仇行动,表达了对军火商等暴力制造者的强烈谴责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影片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这个充满暴力与冲突的世界里,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保持一颗善良与正义的心,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三部电影让我发现我并不是单纯的喜欢天使爱美丽,更为的集中的是热内导演的视听效果。
风格化的低亮度高饱和度的色彩,尤其是基本上每个镜头都会出现的深绿色(深绿色的手术台、深绿色的邮筒、深绿色的挂墙木屑板、深绿色的路边商店的门牌、深绿色的皮卡、深绿色的河边栏杆,甚至深绿色的雕像铜锈等等等等)与深红色(深红色的电影租赁店墙壁、深红色的前台、深红色的女装、深红色的博物馆横幅、深红色的街头景观等等等等)这些颜色打破了常规电影中的情绪渲染的一般用途、而是属于这位导演独特的风格,导演在用这些颜色与滤镜提醒我们,他呈现给我们的,是童话式的浪漫,是梦寐般的真实。
这些颜色主要出现在主人公及其各有特点的神经质团体的行动中,这层童话的自觉便自然而然地,是这帮各有各的奇怪的回收品们:随时可能因脑内的子弹死去的随时随地提词器主角、熟知各种谚语的角色扮演专业老黑、人体圆规的精测学霸女(眼镜娘好爱)、因人体导弹致伤而替换钛合金颈椎的倔强小老头、能做出各种奇妙发明甚至让衣架带着裙子衣裙舞蹈的天才老顽童、能够以各种方式弯曲身体的潜行女,以及各有故事的温暖回收站的大爷大妈。
每当我看到热内导演电影里的这些角色,我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集中地、不能自拔地热爱那个神经质的爱美丽呢?因为这位一般人看来过于神经质的女主角有着善良的本质、童话般的世界观,最重要的,她拥有着或多或少都有些怪癖的非常人最普遍的特质:束手无策、与生俱来的孤独,以及从不急于填补,反而享受这份孤独的决心。即是这份共有的想象使得爱美丽获得了来自全世界的拥趸。
孤独固然是我们的集中体现,然而并不是每个我们,都会像爱美丽一样在圣马丁河边打水漂、去Grocery’s 只买一颗无花果哥三粒榛子。我们每个人都有只属于自己的“古怪”之处。在这部电影里,我们会看到更多归属于“我们”的神奇群里。我们行为古怪、谈吐很难称得上清晰,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每个人的心都栖息在荒凉的大人社会的破铜烂铁之中那片独属于少数人的桃源世界。温暖的、童话式的世界总是被热内导演轻而易举地构建出来,让我们在荧幕之中找到了这种类似于归属的温柔。这便是我爱上了热内导演电影的原因吧。
如果有人没有搞清,电影中的反派到底谋划了些什么,第一次看时说实话我也没有能够完全理解。细细想来,导演并没有像有顺序地逐个厘清每个主角团成员的性格与特点那样,同样有耐心地将这部分信息细细地讲给我们。在我看来,导演也觉得那些信息对于欣赏本片并不大。我们只需要注意到,他们生活在富丽堂皇的、极其宽大却空旷的大房子里,他们所在的场景里几乎没有出现那些风格化的童话配色,便可以从心里明确导演对他们的态度了。这部电影,标题是“尽情游戏”,导演让我们跟随着他奇幻的想象,在电影世界里同样尽情地游戏,仿佛自己在扮演每一个角色一般。归根究底,这种童话式的叙述深深吸引了我。
对于已经看了无数遍的我最爱的电影《天使爱美丽》,后面我会专门写一篇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