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网友【aligado】的评论想记录一下拆弹专家2和邱导的博士论文之间的互文和一些隐喻1. 一个hegemony的政府往往会通过censorship来对治下人民进行精神控制。他们逼迫电影工作者在作品里隐瞒真实历史里发生过的对政府不利的事件,同时放大对政府有利的,以获得对历史的解释权。他们在电影里把自己塑造成伟大的拯救者,在舆论场获得legitimacy,来帮助他们顺理成章地独裁统治。同时,电影工作者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揭露真相和反抗。整个《拆弹专家》2,讲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和censorship抗争的故事。2. 弱者在体制的压迫下选择极端的抗争方式是强权与民众发生矛盾时一个普遍的situation。当这个故事发生在自治地,因为中间隔了一层,极权会拐着弯地、坑蒙拐骗地压迫民众,而不是像在主权地那样明目张胆。在反抗的过程中,弱者因为能力的不足和不统一的指导思想,会很容易被分化。刘德华从失忆到被洗脑象征了极权通过意识形态的植入,全方位地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影响,最终导致了刘的摇摆、倒戈和心甘情愿的牺牲。3. 谢君豪是一个从港英时代就开始参加反抗运动的富二代。他的父辈是卖“鸦片”的。“鸦片”这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暗示了谢的革命立场。他表面上反的是资本主义。但其实反的是由港英政府主导的为了赚钱不顾港人死活的经济政策,其本质是带有剥削色彩的殖民主义。或许是因为太敏感,谢君豪思潮形成的过程被隐去了。这里只能通过联想邱导论文里反复提到的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dentify,而去想象谢的思潮来源是本土化以及左派思想。这个角色和他所象征的本土左派革命立场才是拆弹2这盘饺子背后的那碟醋。4. 一个族群的identity是由他们的 cultural and political 认同组成的,与名义上的主权无关。刘德华一开始与刘青云倪妮是一边的。但当他们的political认同发生了变化,朋友也好,爱人也罢,分开是必然的。刘德华与复生会的结合也是因为他找到了新的political(极左)和 cultural(童年伙伴)identity,暗示他从建制派走向了本土派。殖民地因为强权的若隐若现,总是处在一种与母国若即若离、又带有本土认同的状态之下。当矛盾发生的时候,这种岌岌可危的平衡会很容易被打破。那么结局是什么?就是刘德华挂了,青马大桥被炸,肉体与精神皆毁灭。还剩什么?或许唯有潜文本及其丰富的一部有龙标的电影还存在,等待时间给我们一个答案。p.s. 很多人觉得刘德华从拆弹专家摇身一变成为恐怖分子不太合理。但警察和军队从来都不是文弱书生,更不是知识分子。他们是暴力机构,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也是乱世中各方势力最想要争取的对象。换而言之,警察和军队在意识上是依附性强,自主性不强的群体。他们追寻的不是安稳生活,不是体面,而是可以依附的强大力量。被体制抛弃就寻找下一个体制,对于这类人来说是精神上的出路。他们也是最容易被一些简单的概念洗脑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