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格拉济林 / Michal Adamczewski / Viktor Bortsov / 谢尔巴科夫 / 哈塞 / 芭芭拉 / 恩格莱特 / 斯特尔热利奇克 / 彼得罗夫 / Nikolai Bogolyubov / Grigory Mikhaylov / 彼得 / 尤里 / 列夫 / 达维多夫
年份:1971-06-25
地区:苏联,东德,波兰
为纪念苏联卫国战争30周年,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于1970—1972年,拍摄了一部堪称前苏联电影史上耗资最巨、规模最大、场面最为壮观的战争题材影片———《解放》。影片从1943年苏联红军反攻(库尔斯克战役)开始,到强渡涅伯河,解放基辅,最后攻克柏林。分为五集,片长将近8个小时。导演尤里·奥泽洛夫为强调“纪实性”、“史诗性”,在影片中穿插了大量的真实历史文献镜头。影片还出现了不少历史人物,如斯大林、朱可夫、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墨索里尼等。此外,影片还蕴涵丰富感人的故事情节,从苏、德两军统帅到普通士兵,从苏军反攻到德军覆没,成功地表现了一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超清
HD
HD
HD
HD
开头还是德黑兰会议,罗斯福总统宣布1944年在法国北部登陆。斯大林当然很开心,因为第二战场的开辟就可以缓解红军的压力,他也表示红军一定会积极参战;而丘吉尔则表现得很不情愿。有意思的是,盟军这边有德军的间谍,将德黑兰会议的决定交到希特勒的手上,下属提醒希特勒,盟军已经决定了在法国北部登陆的时间,而希特勒竟然不愿相信,他说丘吉尔肯定不会在法国登陆的!事实上丘吉尔确实不愿在法国登陆,但是也阻止不了盟军的意愿。
后来在华盛顿,旁人问罗斯福,丘吉尔为什么不愿在法国登陆,罗斯福说,丘吉尔过分考虑了战后的利益分配情况,如果苏联进入到中欧,那么欧洲的实力均势就要重新分配,必定相对削弱了英国的实力;而美国则没有必要为了英国的利益损失自己的士兵。这其实很真实,人都是自私的。丘吉尔当然要为本国的战后利益考虑,毕竟欧洲如果均势失衡,恐怕又会引起下一场战争,而且为本国寻求利益也是领导人的职责;罗斯福的反应也很正常,毕竟美国远离欧洲,隔着一个大西洋,欧洲怎么分配利益似乎都跟他没关系。
在莫斯科,苏联有人提议先防御再进攻,因为当前资源比较紧张,应该休养生息后再与敌方交战;斯大林却信奉“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孙子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要防守,就要让对手不知道你躲藏在哪里;要进攻,就要让对方不知道你何时进攻、从哪里进攻。乌克兰平原上一望无际,德军早已知道红军坦克在哪里驻扎;但是从哪里进攻,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布置重点进攻方向,获得最大的效率,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下一步,红军就讨论了从哪里进攻的问题。 华西列夫斯基提议先占领列宁格勒,把芬兰赶跑,然后从平坦的乌克兰北部进攻,顺便解放波兰,直击柏林,最后趁德军从巴尔干半岛由南往北调兵时再攻击其右翼。罗科索夫斯基却提议从白俄罗斯的沼泽地进攻,但问题是沼泽难以行军,也很难把坦克开过去。前面有个片段是将领到白俄罗斯侦察地形,发现士兵造了一种草鞋,可以让人走在沼泽地上,或许“民间的智慧”也增强了这位将军的信心吧。事实证明,“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是正确的,希特勒不愿相信盟军在法国登陆,也没有想到苏军会从沼泽地进攻。
完成代号为“巴格拉季昂”的战役之后,苏军继续反击。先是从南边绕到西北,攻下明斯克,包围德军部队,顺便吸收当地的游击队员,俘虏德军;然后继续进军解放波兰。这里的几个细节蛮感人:一是解放白俄罗斯时坦克队员让游击队员坐上来,说前线正好需要步兵;二是围攻部队碰头时是在桥上,两架打头的坦克相遇时,两位军人下来握手拥抱;三是片尾红军跨过波兰边境时,旁白说,前面等着我们的还有华沙、布达佩斯、维也纳,最后是柏林。
另一方面,德军内部也发生了一次叛变。后备军谋划了“瓦尔基里”行动,准备进入狼穴投放炸弹暗杀希特勒,然后与西方势力媾和,挽救德国。镜头似乎没有表现太多对这些叛变人物的褒贬,但这样细节完整的叙事、贝格将军死前特写、还有剩下其他人的枪决审判宣读以及念名字,似乎也是一种表彰。贝格的遗言是“我的妻子她都知道”,克劳德死前最后一句话是“德国将会记得我们的名字”,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瓦图京大将在前往波兰途中,学习波兰语。他问随从士兵奶酪、肉在波兰语里怎么说,然后说“真相似啊,都不用学了”;最后问了“生命”怎么说,然后说,“毕竟还是有些不一样”。下一秒就有德军袭击过来,瓦图京下车组织反击,却不幸被击中身亡。临死前他一直在念叨波兰语的“生命”。是啊,战争就是生命的消逝,不但每个人自己的生命随时都有可能消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要献出多少生命?可是,这些都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和平,不可笑吗?为了正义,让千千万万正值青壮年的男人去送死,让留守后方的老人儿童失去亲人,这是正义吗?
在白俄罗斯,游击队准备出击前,红军将领说,“这里好安静,真不忍心打破啊”。也许是从前看到的士兵总是“人狠话不多”的形象,很难想象一个士兵会说出这种话,也很难想象苏联的战争片会拍这样的片段。也许这些人也有身不由己的,就像《我们的父辈》里的Victor一样,只是为了在这个战乱年代活下去而已。战争不是一味的激情热血、冲锋陷阵,也有人在战争里祈祷和平。
战场上,卫生员卓娅请求分配士兵搬运伤员。大尉拒绝了,理由是“我这里每一个人都有用”;似乎是在说“女性”的“柔情”没有用,救助伤员不如冲锋陷阵有用。于是她一个人跑到战场上给士兵疗伤,可是当敌人攻过来的时候,大尉还是尽力保全她,以免她被俘虏,甚至让大家都冲上前去,这似乎又不是一个“理性”的举措,牺牲全营队的人去救一个卫生员,她又不是什么重要将领。
想到第二集中在波兰,波兰人乔装成纳粹士兵进电影院看电影,却把手榴弹放在座位上。最后两人出来时,男孩遇到德国军官被留在电影院里,只有女孩出来了,男孩在电影院里和德国士兵一起牺牲了。感觉这时候的“女性”就像一个脸谱,她们代表着娇弱、柔软,但男人为了保护她们而牺牲,她们总是在男人的保护下幸存,或许也正是希望的化身?
在本集中,诺曼底登陆前,也有法国士兵和女通讯员调情的片段。法国士兵给她送玫瑰,另一个法国士兵给她递香烟,两人甚至差点吵起来。在战场上,前一秒是一个士兵击沉了敌军的飞机,然后拿着玫瑰花向旁边的兄弟炫耀;下一秒这个士兵也被击沉了。同伴去救他,把他塞进飞机里起飞,两人会一起回去又成情敌吗?不,结果这架飞机被敌军的大炮击毁了。
好像苏联战场上的女性每次都是同一个女演员,第一集是她的男朋友死了,第二集是她站在车上与男朋友拥抱,第三集则是为同伴疗伤。感觉和中国的叙事有点像,每一个人都不是代表ta个人,而是代表无数和ta一样的“人民”;而每次都是同一张脸出现,正代表着这一张脸背后是同质化的人群。对个人的叙事就是对整个民族的预言,每一个青年的选择代表着千千万万的青年,把个人的生命汇入共同体,汇入无限的河流,这就构建起了阶级的意识。
这也正是为什么对这些细节的描写没有感动我,每一次生死,都不是个人的感情,而是为阶级、为民族、为国家在奋斗。或许,这也正是后革命时代的我们难以被这种“政治片”召唤的原因。但是,没有了共同体的个人,又要如何面对这个无穷无尽的世界呢?
8个小时的片长,立意、叙事、镜头、场面调度让人不能相信这是那个年代就拍出来的作品,创作者能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去描写对手与盟友,没有过份的抹黑或拔高谁,这胸襟让人不能不油然而生敬佩之情,而该有的大场面一个没落下也非常好的展现了电影这项艺术是何其能烧钱的事实,非常确定的是在电影史上的战争片类型来看是无人出其右的地位了。
本片时长接近8小时,描述了苏军战略反攻阶段,从库尔斯克会战到攻克柏林的过程。总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炮火弧线——决战库尔斯克
第二部分:突破——强渡第聂伯河
第三部分:主攻方向——巴格拉季昂行动
第四、五:还没看,看了再补…
一开始看本片的时候,就感觉跟以前读过的反应苏德战争的“一寸土”“全景式战争”小说很类似,既有反映前线战斗的“战壕写实”,也有反映统帅部、总参谋部的“司令部写实”,后来发现,原来本片的编剧之一,就是尤里•邦达列夫,全景式战争文学的代表人物,曾亲身经历卫国战争,代表作有《营队请求火力支援》、《最后的炮轰》等,以前看过他的《热的雪》,无怪乎影片雨小说的观感如此相似。而且有意思的是,前线战斗的镜头大部分是彩色,而有斯大林、希特勒等真实历史人物出场的司令部部分,却用了黑白镜头,可能是想营造一种历史的真实感吧。
本片最为人所称道、也是最初吸引我观影的地方,在于所谓的“大场面”。本片战争场景的群众演员,是真实的苏军,实兵实弹,真刀真枪,规模宏大,场景真实,令人十分震撼。战争场景的拍摄,可以说也是“全景式”的。相比于现代商业战争片经常用连排级的局部战斗一隅烘托出的个人英雄主义,本片更主要的展现了全面战争的宏达规模,勾勒出了战线的全貌。运用大量的飞机航拍镜头,画面辽阔而深邃,大规模装甲集群的冲击、多门火炮齐射、前线航空兵略过天空、超长的行军队伍,烟尘滚滚,战火纷飞,将大兵团作战展现的令人叹为观止。这样的场景,是国家意志与国家意志的较量,是钢铁洪流与钢铁洪流的对撞,个人所发挥的作用,几乎完全被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之中。
全局之外,也有细节。几位贯穿始终的人物,卓雅,大尉等,是千千万万苏军普通士兵的代表。在双方对持的阵地前,卓雅不顾被俘虏的危险,冲至交火的开阔地带救护伤员;大尉为了救卓雅,带着连长们,抱着牺牲的决心向前冲锋,出发前他的战前动员简单朴素却富有感染力。回想起我的shuji,他有一句话说得对,gcd员跟群众的区别不是就多了一个缴费和开执委会,关键时候应该要上的去。大尉一句“gcd员,跟我来”令人动容,令人沉思。战斗胜利后,大尉却反手打了卓雅一个耳光,我想不仅是为她的违反纪律不听指挥,其中也掺杂有个人的情感因素。大尉带领一个营的先头部队度过第聂伯河之后,他的上级却接到命令说这个方向是佯攻,后续援军是不会来了,并命令已经过河的两个营不许后撤,战斗至最后一人以起到迷惑敌人的效果。他沉默了。不知道他会以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心情向手下的兄弟传达这个有死无生的命令。但这就是战争,为了更多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