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六世纪,孔子(周润发 饰)受到鲁定公(姚鲁 饰)赏识,从中督宰晋升为大司寇,这让他得以实行自己的以礼治国的执政理念。但是,三桓独霸朝纲,也让孔子感受到了重重阻力。他因阻止季桓子(陈建斌 饰)
完结
完结
完结
正片
正片
更新至34集全
正片
HD
就电影的质量和口碑而言,《孔子》并不优秀,周润发在此的表演也没有发挥他应有的水准。前半部分质量参差不齐,如孔子朝堂论辩殉葬,在分别面对司徒、大夫、鲁公、小奴时的腔调态度都有细微变化,仪态和表情也控制得恰到好处。再如夹谷结盟,周润发语言时而儒雅,时而铿锵,但都不卑不亢,不失风度。然而演绎须放在电影的大语境下观看,这两场戏之所以能作为亮点原因在于此处是孔子运筹帷幄的理性与智慧的戏剧性展现,考验的是编剧功力而非导演和演员的实力。果然,下半部分观感开始明显滑坡。孔子会见南子那段,毫无意义的落泪,毫无必要的卑躬屈膝,堂堂一介大夫尚不会因一个女人的三言两语而失态,更何况是孔子。周迅饰演的南子也毫无魅力可言,顶多是一个心有城府的女人罢了,竟然会因为与孔子只谈了几句话就仿佛找到了毕生知音,以至于死前还可笑地走马灯了一回,简直是有点黑色幽默了。似乎是因为史书上对孔子和南子的描绘令人浮想联翩,就被导演拿来做文章来作为取悦观众的花招。两个毫无情感积累的普通人尚且不会只聊几分钟就推心置腹,何况是孔子和南子。这段戏毫无深度可言,反而黑了一把历史人物,糟蹋了两位有功力的演员,更是体现了导演的媚俗和平庸:对情感的诠释丝毫没有理解。再如陈蔡之围孔子推让喝汤一段,极尽矫揉造作,断无君子之容。颜回之死一段更是暴露导演本性,一整个大写的自我感动,根本没有尊重历史尊重人物,甚至不尊重观众,孔子十四年的周游列国在他的演技只是能用来消费观众,取悦大众的笑话,令人作呕。 总而言之,《孔子》不配作为一部历史片,更不配作为一部传记片。孔子本人都成了导演的玩偶,更何况演员,观众,以及试图去鉴赏它的你和我呢?
电影《孔子》作为一部以儒家传统文化为核心思想的传记体正剧,纵观全局,大部分塑造孔子形象的情节设置是以史实和史书记录为基石的,小部分情节如“颜回救书”,就因其改造想象成分而受到争议,因为在《史记》中,颜回死亡原因记载为早逝或早衰,而不是电影中的“救书而死”。
艺术与历史文化相互渗透,一方面,《孔子》剧情与儒家传统文化越契合,越有助于传达再现历史的真实;电影艺术又有自己的综合性特征和艺术特色,所以站在美学角度的另一方面,电影《孔子》有自身独特的、艺术性的认知视角与表现方式。
站在艺术审美角度,我以肯定的态度看待《孔子》电影中的“颜回救书”情节,纵使缺乏一定客观史实支撑,但结合电影特定的艺术表达与主题精神,该情节的设置是合乎电影艺术特征的,是极具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的高潮情节,它凝结了创作者的情感倾向,也更好地展现出孔子人生旅途的不平艰辛段落,侧面塑造孔子真实且伟大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弘扬儒家传统文化。
《孔子》中“颜回救书”情节符合电影艺术的虚构性、想像性和自由性,同时这一虚构成分的比例与内容是建立在尊重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合理产物,该情节加工的程度是恰到好处且合理的,深刻体现了“颜回救书”行为本身所蕴含的——逆境仍执着儒家政治理想的伟大精神。
就影片的叙事表达上,结合相关采访导演的追求重心在于传达孔子的道德思想与内心世界,不过既要表现孔子的儒家仁爱思想,又不得不考虑电影镜头语言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所以在总体“平淡质朴”之感的影片中,要设置这段极具心灵震撼力的情节,这样能引起观众情感累积的高潮,给人以“死亡悲剧”美学的体验。
就孔子形象的塑造上,该情节从侧面反映出孔子身体力行的教育影响之深远。影片中集中再现春秋时期孔子最为失败、颠沛流离的后半生,但他即使政治理念落空,一路那窘迫困顿的漂泊,仍乐观坚韧地面对逆境,与弟子被困在陈菜交界空村的日子里,他坦然奏琴,经受磨难,师生之间共度患难。这无疑为颜回救书提供了行为的情感前提,孔子的坚强心境也春风化雨般影响着颜回。颜回不顾性命所救之书是孔子政治理想的结晶,只因影片中孔子饱含“治国平天下”的热情,坚守“士志于道”的理想,向弟子传播君子修养与治国理念,这伟大精神与对理想的执著追求,自然影响着颜回—与孔子思想最相像的弟子,他敬佩着孔子,珍视着思想结晶。
该情节也塑造出一个真实立体的孔子,具有一定创新性。不是平常印象中“圣人”标签式人物,而是一个会“不那么理性”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影片中,孔子抱着颜回的尸体大哭,三小时仍不放手,完全没有“圣人老师”的刻板常态模样,而是深深让人感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境界,他们有着彼此相互的爱与珍视。这样的情节安排使得孔子形象更立体新颖,缩小“圣人”与我们的距离,有助于人们更易共情、理解孔子的仁爱思想意义,体会他真实的坎坷人生历程,从而“以己度人”,思考“为圣”的途径心境与自身成长、当下社会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