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详
第一集: 1. 李博士总是会数清楚现场血迹大约有多少滴。 2. 血迹形状判断血迹形成原因:喷射状的血迹和接触型的血迹区别。 3. 血迹位置判断血迹形成原因:敲打血迹来源(如被害者)时,血会顺着凶手收手的动作向后抛洒。 4. 血迹形状与位置还原事件经过:用绳子还原血迹路线,血迹滴落集中区域代表有过停滞。 5. 血迹形状判断血迹来源位置:喷射状的血迹可以通过尺子和细线推断角度、来处。 6. 植物倾倒方向(或植物上染血迹的位置)判断物体拖拽方向。 第二集: 1. 血迹层次判断击打行为次数:两层血迹表明发生两次击打,时间相隔一段时间。因为第一层血迹已干,第二层血迹才覆盖。否则第一层血迹没干,两层血迹会合二为一,一起往下流。 2. 血迹形状判断凶手身高和惯用手:前挥式挥洒血迹(往前挥洒的血迹)的形态分布可以表明凶手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血迹高度位置也可以表明凶手是否站着。 第三集: 1. 对火灾现场样本检测判断是否人为纵火:再次燃烧火灾现场的样本,借以判断水汽中是否有促燃剂,气相色层质谱仪进一步分析样本内是否有风化的汽油。 2. 血迹位置还原被害者遇害时动向:被害者头部中枪后,裤子上有少量血迹但鞋子没有,说明中枪后立即倒地。 3. 非预谋杀人与预谋杀人现场区别:非预谋杀人的现场经常会出现双方打斗的迹象,例如翻到的家具,泥土四溅,玻璃破碎,双方发生追逐等,因为没有人会呆呆站着让人杀。预谋杀人则经过周详计划。 4. 轮胎痕迹判断车辆行驶状态:轮胎压痕深说明车开得慢。第二个胎痕压在上面说明这辆车来得较晚,周围有泥土飞溅显示车高速驶离。 5. 推断枪杀距离:通过现场子弹痕迹推断枪支型号,用同型枪支在不同距离射击后,检视标靶上的火药痕迹,利用家用熨斗让标靶上的火药显现,对比受害者伤口上的火药痕迹,从而找出与火药痕迹相似的距离。 6. 束腹在犯罪分子中常见用途:支撑腰部的束腹经常被犯罪分子用来藏枪,行动时也不会有异样(运动裤夹不住9㎝手枪)。用鉴识灯检视束腹可以看到枪支形状。 7. 鞋印撷取方法:衣服上有鞋印痕迹时,可以用静电撷取装置取得衣服上留下的尘埃吸到薄膜上,从而获取更清晰的痕迹。 第四集: 1. 血迹形状位置和直径推断凶手手的高度(从而判断凶手大致身高):现场有凶手受伤垂直滴落的血迹,可以通过滴血实验还原血迹滴落前的高度,判断凶手受伤位置。 2. 检测鲜血留存的时间:鲜血中含有一种同酵素PGM,在室温下,PGM会以一定速率递减。用以测量物证上的血迹何时染上。 3. 血液与漂白剂对鲁米诺试剂都有反应:血液与漂白剂对光敏灵(即刑侦剧中经常出现的的鲁米诺)的反应相同,两者遇到光敏灵都会在黑暗中发出蓝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