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山沟沟里的九香(宋春丽 饰)是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婆婆,她爹给她起了个中药名,从没上过学的老婆婆看着自己19岁时候拍的照片,思绪不觉回到了从前。那是她多么的漂亮,就像山坡上盛开的小花。可是她的命运
现代的中国社会,物质丰裕,早已成了多少人羡慕的盛世,矛盾的是,繁华背后却也越来越难掩都市人精神世界的迷茫,灯红酒绿的世界里,农村,越来越成为一个遥远又陌生的故乡,偶然驻足回看这部上世纪90年代的片子,突然让人倍受感动,朴实 坚韧 牺牲 奉献,那是属于那一辈农村孩子的独家记忆。
片子采用倒叙结构展开,如同一篇回忆文,娓娓讲述了一位东北农村里失去丈夫的独身母亲,独自抚养大五个子女的故事,全片没有宏大的叙事,都是通过大量丰富生活细节的刻画来推动剧情的走向。
影片的开场,九香艰难走在狂风呼啸的雪地里,临家门前发现房顶被大雪压塌,惊慌失措的冲进门救起被屋瓦压住的孩子们,随即就被告知丈夫在这场雪灾中遇难的消息,领着一群孩子嚎啕大哭。简单几个镜头,没有更多的背景解释。细心人却不难发现,其实这就已经给全片定下了注定波折的基调。
影片中每一个细节都不着痕迹,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直接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从搬回娘家房子里的看到的那一块突兀的猪肉,引出了关键人物关叔,全片都是以一个融不进这个特殊家庭的好人角色从头至尾,默默帮助着这个困苦家庭。一把木梳子,直接推动了多个人物的心理路程,它把关叔对九香的同情升华为卑微的爱情,成为艰难时日里的一抹温暖。当九香暗自深夜对镜梳妆,显然呼应出九香同样对这份爱情的渴望,为全片与关叔的情感故事奠定了基础。而当老大愤恨地把这一把梳子踩断,这一抹刚升起的爱情火苗也被踩灭,体现出老大的少不更事,也预示着这段感情注定困难重重。当老二把梳子捡起来,却又替老大背锅,体现出老二善良体贴的为人,影片最后,在九香老了去看望子女的路上,镜头突然闪现出扎在头上那把破木梳,短短一瞬,却让人唏嘘感概,几十载过去,九香依然在惦记着这一份摸不到的感情。
细节除了推动剧情,大量生活细节的使用也极好的刻画出剧中人物的形象,让每一个角色变得立体而真实,充满年代的质感。相信观者对九香偷偷舔碗的这一幕颇为动容,这是属于那个艰难岁月里的母爱光辉。第二幕舔碗的镜头更让人揪心不已,只是这一回被心善的老二发现了,老二哭着要把自己的口粮让九香当面吃下,执拗坚决,九香哭着说老二你真不懂事,一句无可奈何的批评,看似是对老二说,何尝不是对农村困苦生活的泣诉,至此,一个为子女善良牺牲,饱经困苦的独身母亲形象跃然荧屏之上。
导演非常善于用农村生活细节来刻画人物,开场不久的一幕,九香来到了关叔帮忙收拾的新屋子里,九香留关叔吃一顿饭,当镜头扫到那口大铁锅,锅里的吃食不能再简单,就是小米粥而已再无其他,尽管这样,五个孩子还是捧着比脸大的瓷碗吃的啧啧作响,除了勾起现代人对过去农村家庭生活的温馨记忆,也让为人父母的人感受到养育孩子的不易。坐在炕旁的关叔,看到这一幕,不忍心再留下来吃一口饭,兴许自己少吃一顿,就能让这群嗷嗷待哺的孩子们多吃几口,眼见如此困难的一幕,也让关叔更决心今后竭力帮忙。
全片并没有完全锁定在悲情表现上,张弛有度,当第二天起来,隔壁夫妻打架的一幕,让人忍俊不禁,从家门口打到院子里翻滚,农村汉的生猛,农妇的泼辣,两人当仁不让旗鼓相当,当发现新邻居九香隔着篱笆在大声疾呼制止,转瞬又露出一脸尴尬,为惊扰到邻居表现出歉意,农妇的一句:我俩是在交流意见。掩饰得毫无水准,随即又在屋侧脱裤子小号。蛮横/粗鲁/善良都来的如此直接,冲人眼球。相比温婉圆滑自诩文明的现代人,这是何等不可思议,一系列行为实在让人捧腹,流露出一股浓浓东北农村大碴子味儿,也给全片带来了一丝轻松。
这样的生活细节只要细心观察还有很多,说到这里,笔者不打算继续,留给有心人去看吧。对于表现母爱光辉的电影,只停留在表现对过往岁月不易的话,会主题单一高度有限,难成经典。当看至尾声,再来看开头九香去相馆打印自己相片的时候,这张相片变得别具深意,相片里的自己是19岁的青春模样,一头却是迟暮之年的九香,拿着相片孤身启程去往城里子女的家,坐上那趟列车,我更愿意把她当作一趟时光列车,几十年的风霜迎面而过,周遭的一切都已经和她无关,她已经消耗掉了自己一生,母亲的伟大油然而生
九香似乎预感到生命已到尽头,希望19岁的青春模样留在子女们家中,用她的话说就当给孩子们留个念想,影片最后叠画出现一展油灯,导演意图已经毫无掩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而更让笔者唏嘘的是那个母亲到死都没有再见到过的关叔,那个饱含母亲太多情感的好人。牺牲与奉献恐怕是这部片子最深刻的精神。
影片的确非常感人,看到最后我也泪目了,尤其是老黄狗守在树下面的时候(我对狗子真的毫无抵抗力orz),相比起单纯的母爱、现在我们常说的母爱,电影里的这种母爱是有很强的时代背景的,所以我认为这个母亲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不能脱离她当时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来谈,更和现在所谓的女权主义不是一个范畴里的。所有的女权也好平权也好,女性意识觉醒一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只能说很庆幸没有生在那个年代,那种家庭。
现在我们可以说一位母亲,她首先是个一人,再是一个女人,其次才是一个母亲。但是放在当时一窝小狼等着她去养活,住着泥草房,棉花都发霉了也没有能力换,没有读过书,靠着几头猪卖烟草来维持生计的她,能够让自己和一群孩子活下来已经是一个难题了,何谈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虽然不是没有机会。我还是觉得惋惜。倘若她当时能够与那位叔叔在一起,他们的生活,她的生活大概能轻松幸福些。有个孩子一直在阻挠,但也并不能怪他,那种中国传统的贞洁观念只在女性身上体现在当时依然很重,因为旁人的流言蜚语才让这个孩子恼羞成怒。暂且不谈当时一段婚姻中爱情的成分有多少和人的一生中究竟会遇到几份爱情,我们可以为从一而终的美好爱情歌颂,但一个女人失去丈夫之后只要她愿意她当然可以再嫁。只是这放在现在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放在当时似乎是一件让人羞耻的事情,她也没有那个勇气去挑战世俗的眼光,更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去面对。所以我认为即使最后几个孩子都有不错的归宿,抛开这部电影催泪、母爱的皮囊,它本质上还是一个典型的社会悲剧。
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直到她最后老去头上也戴着那个当时那位叔叔送送她的发夹(它被粘好了)。我想这大概是她作为女人那层身份的一个象征,对孩子而言是一位母亲,但是对她自己来讲她也是一个会害羞会勇敢会爱会恨的一个女孩、一个女人。只是在当时的境遇下她没有能力去守住那一份自己。这是一个女人牺牲自己去成就一位母亲的故事。所以她留着那个发夹,可能有一份怀念、一份不甘、一份歉意吧。
所以幸好我们生在这个年代,或者生在这样的家庭。一位母亲可以不用舔碗上的剩饭、不用放弃自己的爱情去爱孩子。虽然现在的女性也依然要面对一些社会问题,但相比之下我们的境遇已经好太多了。
所以我们作为一位女性,一个母亲的孩子,也许将来也会成为孩子的母亲,就应该更加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才是,理解身为母亲的不易、理解一位母亲曾经也是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