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芬(艾敬 饰)的表妹李萍(宁静 饰)是一名小学教师,马大帅(赵本山 饰)设立的“大帅打工子弟学校”即将面临被拆迁的命运,在自由撰稿人王彬(王平 饰)的帮助下,学校总算保住,不仅如此,李萍还跳槽成
我昨晚睡觉的时候就在想,人在有匮乏感的时候最容易受骗,过去只觉得容易被骗钱,但现在觉得感情匮乏的时候或许也容易被骗感情。吴总会上小翠的当或许因为他太渴望家庭,小翠的形象又很符合他对完美妻子的想象。
不过作为系列剧,也应该考虑上下部的衔接是否丝滑。人都是多面的,但多面不在同一部展现出而是在上下部分别展现出,过渡就有些生硬。毕竟这是在演绎有生命的人物,而不是二次元的纸片人。
比如说马大帅为了学校的正常运转带乡亲们去给人搬家赚钱结果被骗子利用,这也是社会上发生过的事情,乡村爱情里面也有类似贴合现实的设计。这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是为了符合情节的走向而带动人设变化,与第一部反转太大,过渡就不是很丝滑。
可能人的处境变化之后性格转变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在演绎上还是需要再多合理化。这点范伟老师做的真的非常好,他已经尽力表达出是因为周围人发展的都很好,自己跌落神坛,从彪哥变成老范,连过去不如自己的姐夫也能对他指指点点,他内心非常压抑,自然也不会对所谓的亲人熟人有那么多尊重了,桂英没有经过过这种落差所以理解不了德彪,两个人的隔阂也越来越大。赵本山老师第二部没有把自己的角色和第一部结合的特别好,但是也表现出因为被捧到了内个位置之后没有办法需要学一点皮毛来充当教育家,但是性格还是变化太大,不朴实了。
还有就是经常出现相似的设计。比如村花马小翠差一点考上大学,村花王小蒙也是差一点考上大学;马小翠带着孩子嫁给吴总,王香秀带着孩子嫁给马忠;玉芬是马大帅的美貌娇妻,杨晓燕是王大拿的美貌娇妻,谢大脚是王长贵的美貌娇(?)妻;玉芬要和马大帅同房马大帅一开始是拒绝了,杨晓燕要和王大拿同房王大拿一开始也是拒绝了;马大帅怀疑玉芬孩子是德彪的,王大拿怀疑杨晓燕孩子是宋晓峰的,刘老根怀疑丁香孩子是药匣子的,药匣子怀疑大辣椒孩子是刘老根的;赵老乐和高彩云的感情经历,丁香和刘老根的感情经历,谢大脚和王长贵的感情经历;德彪的人设像刘能,爱耍滑头爱吹牛逼,但三观正,能办下来事儿,吴总的人设像马忠,是个有钱的老板,对爱人很包容,在接盘后还破产了,曾倾其所有帮过爱人的前任。
这种相似的设定让我觉得,如果这不是本山大叔的真实经历,那一定涉及到他内心中一个复盘无数次也映射着他现实生活的完美幻境:中年丧妻的农村男人,有一个在农村看似很有地位但去到城市便毫无用途的村长身份,带着一个刚成年的高考落榜的俊俏女儿,再婚了一个小他很多岁的美貌娇妻,起先他爱慕对方但不做表示,在现实的各种凄风苦雨中两个人终于冲破重重阻碍走到一起,中年再婚夫妇俩也获得了女儿的祝福和尽心的奉养,但是没有好的条件所以自卑的男人始终有个心结,但是女人往往很主动,经过猜忌和怀疑破镜重圆,最后还和他有了爱的结晶并可能是龙凤胎。大致如此。
有一些情节演的夸张过头了。比如小萍在医院发现玉芬在德彪搀扶下走出人流手术室,回头跟马大帅说了,马大帅脸上惊讶的表情和反复确认的态度已经不像是装作不知道,冰雪聪明如李老师怎么会看不懂脸色?马大帅去范德彪的住处看到玉芬躺在范德彪床上休养,全程台词不是非常激情激动的互相插话,台词并不连贯。但是玉芬每句话开头必是“大帅你听我说”,范德彪说了很多“姐夫你听我解释”,马大帅激情辱骂了一番这俩人一个抢话的都没有,让我怎么信?最后人走出屋门那里留了几秒空白无台词,也不解释说这个孩子是谁的。这都是为了矛盾激化留下的不太聪明的bug,乡村爱情里也有,怀疑杨晓燕孩子是宋晓峰的的时候也是不让人解释。其他剧情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原型,唯独这种误会情节太假。
有一些梗并不好笑,比如马大帅总是打岔,耳聋还是怎么的,但是在第一部里让他发表观点的时候经常会说出一些不像是农村人说出来的话,会变得有见识,不像是打岔的时候想体现的那种没见过世面,而是非常的明事理。这也是赵本山老师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他在观念上已经不是一个农村人了,但是有时候为了要演农村人而去遮掩,遮掩不住。他只能演有农村特质的老板,但演不了成了老板的农村人。变通的能力比范伟老师还是差了一些,范伟老师目前是更专业的演员,像水一样装进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
有时候时间线跳转的忽快忽慢也影响理解。
另外想说的就是,演绎不是为了站立场,而是为了说明现实以带给观众反思。所以看剧的时候要看几种观念的交锋,看编剧最终想说明什么情况,引发怎样的思考,而不是最终想让谁赢,去引导观众给各类事件定性。要启发而不是灌输,这点第二部做得还是很好的,没有第一部那么赤裸直接,但把更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演出来了。
比起第一部把劲儿用在堆更多的笑料和梗,第二部感情戏的增加,骤变且不讨喜的人物性格,还有莫名其妙的剧情都是评价变低的原因。如果说第一部的经典在于把农民(甚至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中年农民)面对城市现代化的窘迫和无奈表现到淋漓尽致,第二部被人反感的原罪恐怕是就在于这个农民彻底“飘了”——一个纯纯的社会底层居然要开学校。从一开始就脱离了地气,往后也只能越飘越高彻底不着调了。虽然在20年前这种事情在现实里并非不会发生(事实上在我身边就出现过大老板去农村办学,基本只要有钱就行了),但这和第一部的基调终究还是相差甚远。
因为是在b站重看的,大概年轻观众比较多,弹幕和评论有还大量内容在抨击编剧三观不正还有对主角们道德水平低下的厌恶。实际上这是好事儿,说明我们的社会在进步,人民的素质在提高。但实际上片中的这些人这些事在当时也的确都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甚至在今天都有可能还存在。缺乏基本文化知识的农民并不懂什么所谓的逻辑,遇到问题不懂得思考,只会凭着一股脑的冲动,更别提法律了。能约束他们的有从老一辈继承下来的朴素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里既有中国传统的勤劳善良,互帮互助,也有些可算作糟粕,或者已经被当今社会淘汰的东西。我反倒觉得能把这些东西能完整,诚实保留下来才是这些老影视作品的宝贵之处。能够让我们或回眸,或一瞥那个年代真实的人文风貌,即便不能理解不能认同,也无需恶语相向。因为我们确实进步了,但城市人依然没必要瞧不起乡下人,再任何时代都是这样。